1. 一起知识首页
  2. 故事雅集

“炫富”风波后的中金,人均降薪20万

能拿到8万元月薪的人是少数

中金员工“月薪超8万”事件,曾引起大家对金融行业高薪的讨论。事实上,受投资市场波动、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,多家券商公司2022年的业绩及员工薪酬均呈下滑趋势。曾光鲜亮丽、被视为“行业天花板”的证券公司,如今正面临诸多挑战。

券商行业降薪有了实锤。

3月31日晚间,中金公司公布了2022年年报。数据显示,公司员工平均薪酬(包括工资、奖金、津贴和补贴,社会保险费,住房公积金,辞退福利等)从2021年的98.3万元降到了78.63万元,下降了19.67万元。

与此同时,其它证券公司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降薪——海通证券下降29.95万元,广发证券下降22.98万元,招商证券下降22.80万元,中信证券下降7.12万元,但东方财富却是个例外,2022年人均薪酬为35.38万元,较去年上涨了4.33万元。

(「市界」整理上市券商公司薪酬变动情况,数据来源:公司年报、Wind)
(「市界」整理上市券商公司薪酬变动情况,数据来源:公司年报、Wind)

值得关注的是,虽然中信证券平均薪酬也有所下降,但凭借82.25万的人均年薪,超过了中金公司,在一众券商公司中位列榜首。

对于“减薪”,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3月31日的业绩会上表示:“公司薪酬以及激励方面,是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相关规定,经过公司董事会、薪酬委员会、职工代表大会共同研究制定。我们也会考虑主管机构的薪酬指引和指导意见,来设定薪酬管理办法。”

薪酬下降的背后,折射出券商行业2022年整体业绩下滑的情况。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,2022年,140家证券公司营收3949.73亿元,同比下降21.38%;净利润1423.01亿元,同比下降25.54%。

这也意味着,曾光鲜亮丽、被视为“行业天花板”的证券公司,如今正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
 

“艰难”的券商

2022年,受资本市场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,股市震荡下行、债市风险多发,行业波动加大,券商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下滑,与2021年的良好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以中金公司为例,2022年实现营收260.87亿元,同比下降13.42%;净利润75.98亿元,下降29.51%。

而业绩下滑的背后,是公司旗下业务板块收入出现集体滑坡。其中股票业务收入下降29.68%,资产管理业务下降20.15%,投资银行业务下降13.72%,私募股权及财富管理业务分别下降了13.62%、7.99%。

无独有偶,招商证券的业绩下滑幅度则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。2022年营收192.19亿元,同比大降34.69%;净利润80.72亿元,同比减少30.68%。

至于国元证券,2022年收入53.41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滑12.58%;净利润17.33亿元,同比下降9.24%。其中,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下滑最为明显,2022年该部分业务收入4.55亿元,与去年的15.08亿元相比,降幅高达69.83%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与其它家券商因业绩承压而降薪的情况相比,信达证券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

2022年,信达证券实现净利润12.27亿元,同比增长4.75%,其净利润逆势增长的原因,除了投资收益增长因素之外,还得益于人力成本控制,职工薪酬减少。

截至4月1日,虽然尚有部分券商公司未公布2022年报及薪酬相关数据,但“降薪”已基本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。对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:金融业降薪是大势所趋,预计高管薪酬降幅较大,普通员工的薪酬大概率也会有所调整。

 

券商就业红海

事实上,券商降薪早有端倪。2022年7月,中金员工“月薪超过8万”事件,引起了大家对金融行业高薪酬的热议,有关券商降薪的讨论不绝于耳。

2022年8月,财政部发布对国有金融行业的“限薪令”,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及重要岗位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%,绩效薪酬的40%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,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三年。

虽然券商行业降薪趋势不减,但在就业者眼里这仍是“香饽饽”。以应届生林夕为例,她用四个字概括了应聘券商相关岗位的心路历程——“艰难挣扎”。

“炫富”风波后的中金,人均降薪20万

林夕是国内top10大学的金融硕士。读书期间,她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详细地规划——读书期间考证书、找实习,毕业后进入投行,从基层做起,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金融人士。

然而,2023年的秋招形势却给了她当头一棒。实习许久的证券公司明确告知她没有留用机会,海投的简历也石沉大海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林夕无奈地表示:“没想到本科毕业时可以进的公司,硕士毕业却连简历关都过不了。”

“读了这么多年书,卷学历、卷背景,但因为时代的更替,赶上了券商的红海时期。内心落差是肯定有的,只能说当时选专业时,没有充分考虑好这些因素。”林夕补充道。

“今年券商相当卷,以至于很多有投行实习经历的同窗,因为行业‘寒冬’,不得不退而求其次,选择银行、审计等工作。”林夕分享了一位同学的面试经历——拿着投行的实习经历去面试审计岗位,当面试官问她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,她回答说这是她的梦想。那一刻真的非常难过。

谈及想进入券商的初衷,林夕表示:我其实没有沉迷于金融精英的光环。只是因为学的是金融专业,去投行算是一个常规选择。可能外界觉得很光鲜,但工作节奏、工作难度还有庞大的工作量,吃过的苦只有自己知道。

关于券商降薪一事,林夕也早有耳闻。“能拿到8万元月薪的人是少数。这类人通常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,同时拥有清北+海外高学历背景,属于高级人才。但对于刚进入行业的普通员工来说,薪酬由固定薪资、绩效奖金和年终奖等福利构成,并没有外界想象那样多。”

事实也的确如此。券商的业绩与员工薪酬的市场化程度较高,与市场走势、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公司业绩直接关联。通常情况下,固定年薪根据个人能力、业绩表现及市场薪酬水平综合确定;绩效年薪与公司当年经营业绩挂钩,根据部门及个人绩效、客户评价、廉洁从业情况、合规风控效果、股东长期利益等情况进行分配。

 

高薪“光环”背后

此次券商行业人均薪酬普遍下降,也与行业整体发展红利消失密切相关。

独立经济学家、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认为:“任何行业都有形成、成长、繁荣、衰退四个生命周期。从整体市场来看,中国的券商资管行业已进入增量向存量转变、券商资管供给从短缺变成过剩的阶段。在这种状态下,行业发展红利消失,主营业务增长乏力。大家在有限的存量市场下拼杀,不是共同成长,而是此消彼长。”

从证券公司业务结构来看,证券及经纪业务(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手续费净收入)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。但近几年来,受制于市场股基交易量、市场占有率以及佣金率下滑的影响,该部分传统业务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;除此之外,受市场调整影响,负责股权及债权类承销的投行业务,以及公司的投资及交易业务(权益类)也出现了一定波动。

一位曾在招商证券工作的人员透露:“以前行情好时,证券公司的手续费和佣金可以达到千分之3、千分之1.2左右,但现在佣金已经下滑到了万分之一左右的水平。成本较高,利润空间较小,依靠通道类业务实现躺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”

中金公司则在2022年报中表示:金融业加速开放及“黑天鹅”风险事件冲击,对证券行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加速开放的背景之下,国际投行正在中国重点布局跨境并购、投融资、资产管理、财富管理等业务。进一步增加的竞争压力,对我国券商的资本实力,人才与专业能力、科技与客户网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除此之外,国家安全等非经济因素对宏观和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,也对证券行业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。

而在行业红利减退的背景之下,员工降薪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。针对这一现象,有人拍手称快,认为国内部分券商公司徒有其表——薪水向国外投行看齐,但实力水平却相差甚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券商行业人均薪酬水平整体较高,但其中也存在“冷热不均”的情况:金融高管的年薪可以一年买房,但“金融螺丝钉”的年薪可能才刚刚够养家糊口。

有相关人士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,大部分金融从业者其实是“只看过猪跑没吃过猪肉”,成为被平均的一份子,只占了金融业“高薪”的光环,还没享受到行业红利就被破除“金融精英论”了。

至于券商公司的应对措施——在战略层面展开角逐,试图通过对产业链布局、产品开发、服务供给、行研建设等方面的重新定位,来实现传统业务的“专业化”和“差异化”转型。

以方正证券为例,公司在布局“固收+权益、方向+中性、投资+投顾、占资+非占资、量化+人工、销售+交易”生态的同时,也在坚持价值投资、稳健投资,聚焦优势领域,进行产业链投资。

与此同时,招商证券也在着手建设具有券商特色的大财富管理服务体系。通过优化金融产品的筛选、配置、销售,做大金融产品保有量,提升客户的购买体验。

关于“数字化转型”,已然成为各家公司的重点发力方向。据国元证券年报,公司正大力推进信用业务系统建设,构建客户专属服务体系,动态划分客户群体,提供差异化服务;同时持续推动营销工作,抢抓外溢资产和机构客户,加强核心客户开发。

可以看到,即便是光鲜亮丽,被业内视为“行业天花板”的证券公司,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、业绩下滑的压力之下,也不得不对自身业务模式提出更高要求。

(文中林夕为化名)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市界”(ID:ishijie2018),作者:周奕航

原创文章,作者:新知会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17ea.com/gushi/856.html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